政策文件

米政办发〔2009〕49号-关于印发《2009年米脂县设

米政办发〔200949

 

 

米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09年米脂县设施蔬菜工程

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

2009年米脂县设施蔬菜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〇〇九年九月二十九日

2009年米脂县设施蔬菜工程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我县设施蔬菜工程建设,促进蔬菜产业发展,保障“菜篮子”产品长期稳定安全供给,提高我县本地蔬菜的市场占有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根据陕西省《关于编报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2009年建设任务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农业发〔200970号)的要求和《米脂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榆林市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内容,围绕满足人民生活用菜需要和促进农民增收两大主题,以市场为导向,抓好规划与布局;增大科技含量创品牌,增强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化营销与流通,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二、目标任务

2009年全县完成设施农业建设总面积1300亩,其中建设日光温室示范面积100亩,辐射带动面积600亩。建设塑料大棚示范面积200亩,辐射带动面积400亩。

三、规划布局

项目建设按照分类布局,集中成片,规模种植的原则,以蔬菜专业村为依托,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发展。在十里铺、银洲镇、石沟镇、高渠乡四乡镇建立基地。其中:十里铺的赵山村、井家畔村新建设施蔬菜示范面积180亩;石沟镇的柳家洼村新建设施蔬菜示范面积30亩;高渠乡的陈家沟村新建设施蔬菜示范面积45亩;银洲镇镇子湾、背东山村新建设施蔬菜示范面积45亩。(见附表)

四、政策措施

一)资金投入。财政投入专项资金。示范田建设除省市财政每亩日光温室补贴1万元,每亩塑料大棚补贴0.1万元,共计补贴120万元建设资金外,县级财政每亩日光温室配套1万元,每亩塑料大棚配套500元,共计配套投入110万元作为基地建设的专项资金,群众自筹760万元用于设施蔬菜基地建设。

(二)扶持政策。对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实行贴息代款。新建一亩日光温室政府给贴息代款2万元,新建塑料大棚也给以适当贷款。

三)搞好示范一是抓好示范片建设。要求设施蔬菜建设村各抓好50亩以上连片的设施蔬菜示范基地,实行乡镇主要领导挂点包片,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到责任落实。二是抓好示范点建设。在每个村选择12户有技术的种菜能手作为示范户,实行技术员挂点帮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全面推广,在示范取得经验和成效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全面推广。

(四)推广良法新建蔬菜基地,必须有先进生产技术为指导。一是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常规蔬菜品质和产量。二是利用小气候有利条件,大力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三是要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着力运用先进栽培技术,使其达到春提前秋延后,增加季节性蔬菜供应量。

(五)加强培训利用新型农民培训、农业开发等项目培训资金,加强对蔬菜种植农户技术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认真学习外地高产优质蔬菜栽培技术;采取“集中培训+现场培训”的方法,提高培训的效果。对种植蔬菜农户进行23次普训,培训人员达200人次,使他们掌握蔬菜生产技术,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

五、建设内容

(一)示范地点

赵山、井家畔两村新建日光温室示范面积60亩,塑料大棚110亩;背东山、镇子湾两村新建塑料大棚45亩;陈家沟村新建日光温室示范面积20亩,塑料大棚35亩。柳家洼新建日光温室20亩,塑料大棚10亩。

(二)温室建造

1、高后墙、短后坡、半地下室新型有支柱钢架结构日光温室设计。采用全自动卷帘机和棉被防寒保温。

2、棚长:60。半地下室深0.5

3、后墙体厚度2.5--2.0(底部2.5,顶部2.0)为土质墙体,高度2.2(内部2.7)。东西墙为砖砌墙。

4、净跨度8,脊高3.7(其中地下部分0.5,地上部分3.2)

5、后屋面宽1.4,仰角45度,平均保温层厚度0.5

6、前后屋面支撑架为连体双弦拱形钢架,外弦6分圆管,内弦Ф12钢筋,中间Ф12钢筋拉花,内外弦间距15cm。钢架间距1.5m,横拉8道Ф6钢筋,间距100cm,每两钢架间用2道竹杆(每道竹杆用两根相结)纵向与Ф6钢筋相编。

7、钢架固定在前砖墙和后圈梁内,室外前沿挖0.5深,0.5宽的防寒沟。

8、支柱用2寸厚壁钢管,向内倾斜2--3度,焊接在脊梁角铁上,6设一支柱。

9、棚膜使用多功能无滴长寿膜。

10、在北墙后靠一边建宽2.5深,3高,2.5的砖混工作间。

三)塑料大棚建造

1、采用全钢架结构、半拱圆式设计,南北方向。

2、大棚全长20-50,棚宽6-12,棚高1.8-2.5.
    六、项目总投资:990万元整。
   
七、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一)、投资概算
    1
、温室:100亩需资金590万元;
    2
、大棚:200亩需资金400万元;
   
(二)、项目资金来源
    1
、省市补贴120万元。
    2
、县财政配套110万元。

3、群众自筹760万元。
  
 八、项目效益分析
    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将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对加快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可解决300户种地农户的增收问题,每户可增收23万元。除为农民提供新鲜蔬菜外,还可以为县区群众提供健康蔬菜,该项目是一个绿色健康的产业。
  
(二)社会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密切了干部关系,增强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与活力,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九、项目进度安排

项目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二季度落实地块和种植户,并进行技术培训,完成初设、实施方案的申报、审批等前期工作。第三四季度完成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的修建工程,建成后随时投入生产。
    
十、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1、组织领导。根据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在项目建设期间成立以县农业局、财政局、计划局、老区办、乡镇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和具体实施工作。为保证项目按质按量完成,建立行政一把手亲自抓,形成职责分明,运转协调,反应迅速的组织保障体系。

 2、技术支持。农业部门做好项目的实施、组织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技术员要严格按照方案实施,确保项目工程顺利进行,并做好种植的培训和管理。
    3
、严格财经纪律。
及时筹措资金,严格财务管理,做到专款专用,项目经费实行报帐制,并严格按照资金预算方案开支,杜绝出现资金浪费的现象。抓好安全生产,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按时完成,早见成效。

 4、后续管理。项目实施后,由技术部门干部专门负责日光温室和大棚蔬菜的生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