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常分娩
【临床入院判定标准】
1、有符合计划生育法律规定的计划内生育指标;
2、按规定进行产前检查,各种检查正常;
3、足月妊娠,进入预产期,有产兆;
4、B超检查正常。
【临床出院判定标准】
1、一般情况:
生命体征正常,饮食、二便正常。
2、症状和体征:
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少,子宫缩复良好;会阴Ⅱ°以内撕裂缝合,无活动出血。
3、辅助检查结果:
血、尿化验正常;B超检查子宫缩复,宫腔内无胎膜、胎盘残留。
二、异常分娩
【临床入院判定标准】
1、符合计划生育法规的计划内足月妊娠,临产;
2、产前检查中发现的胎位异常及其它异常情况、临产时未纠正;
3、在产程过程中出现的产力异常、胎位异常等;
4、B超检查:胎位异常、产道异常及其它异常阳性报告。
【临床出院判定标准】
1、一般情况:
生命体征正常,饮食、二便正常。
2、症状和体征:
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少,子宫缩复良好,宫颈撕裂、会阴Ⅱ°以内撕裂缝合,无活动出血。
3、辅助检查结果:
血、尿化验正常;B超检查子宫缩复;宫腔内无胎膜、胎盘残留。
三、剖宫产
【临床入院判定标准】
1、符合计划生育法规的计划内足月妊娠,临产;
2、产前检查中发现的产道异常、胎位异常、胎儿异常等,临产时未纠正以及完全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巨大胎儿(估计体重>4000g)
3、在产程中发生的产力异常及产科合并症、分娩期并发症危及产妇、胎儿生命的相应阳性表现;
4、B超检查支持剖宫产手术指征的相应阳性报告。
【临床出院判定标准】
1、一般情况:
精神佳,饮食、二便正常。
2、症状和体征:
生命体征正常,阴道出血量少或无,子宫缩复良好,手术切口I/甲愈合。
3、辅助检查结果:
血、尿化验正常。
四、子宫肌瘤
┄┄手术治疗
【临床入院判定标准】
1、主要病史及必要的门诊治疗经过:
(1)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2)不规则的阴道出血;(3)继发性贫血;(4)门诊药物治疗无效。
2、主要临床症状:
(1)腹部包块;(2)白带增多;(3)头晕、心慌、气短;(4)腹痛、尿频、尿急;(5)不孕。
3、体检检查与主要阳性体征:
(1)子宫增大,质硬,形状不规则;(2)宫腔探针检查深度增加或减少。
4、必备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
(1)超声波检查,报告子宫增大,实质性稍强回声;(2)血常规检查:红血球计数降低或血色素减少。
【临床出院判定标准】
1、一般情况:
(1)能下床活动;(2)食欲、二便正常。
2、症状和体征:
(1)子宫切除后切口拆线,I/甲愈合;(2)阴道伤口愈合良好;(3)B超检查盆腔无残留病灶。
3、辅助检查结果:
(1)血化验正常;(2)尿化验正常。
五、卵巢肿瘤
┄手术治疗
【临床入院判定标准】
1、主要病史及必要的门诊治疗经过:
直径在5公分以下的卵巢囊肿,门诊抗炎治疗,观察2-3日不缩小或有增大现象。
2、主要临床症状:
(1)下腹不适;(2)下坠;(3)腹部增大;(4)腰围变粗;(5)自行发现肿物;(6)月经紊乱,尤其在功能性肿瘤时出现;(7)排尿困难;(8)排便困难。
3、体检检查与主要阳性体征:
(1)腹部逐渐胀大,下腹可扪及活动或固定包块。如肿瘤过大可出现压迫症状;(2)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可在子宫一侧触到囊性或实质性包块,大多可活动。
4、必备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
超声波检查可看到进出囊壁的高反射波及液平反射,亦可分辩为囊性或实质性,可显示肿瘤轮廓。
【临床出院判定标准】
1、一般情况:
(1)能下床活动;(2)食欲,二便正常,体温正常。
2、症状和体征:
(1)肿瘤已全部切除,临床症状消失;(2)盆腔检查无残留病灶;(3)手术切口愈合。
3、辅助检查结果:
三常规化验正常。
六、功能性子宫出血
┄手术治疗
【临床入院判定标准】
1、主要病史及必要的门诊治疗经过:
已肯定为内分泌紊乱所致的出血,排除其它妇科疾病,经一般治疗及药物治疗无效。
2、主要临床症状:
月经过多,月经频发,经期延长,疲乏无力,卧床。
3、体检检查与主要阳性体征:
严重贫血貌。妇科检查,除子宫稍大外,未发现其它异常。
4、必备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
血常规检查,呈贫血的阳性结果,血色素低于80g/L。
(1)阴道涂片检查发现卵巢功能异常;(2)基础体温测定,无排卵或黄体功能异常;(3)宫颈粘液结晶检查,经常出现羊齿植物叶状结晶提示无排卵;(4)激素测定;测定血清孕酮或尿孕二醇了解卵巢功能;(5)子宫内膜活检显示子宫内膜是否增殖或黄体功能不足。
【临床出院判定标准】
1、一般情况:
一般情况好,体温正常,睡眠、饮食、二便正常,能下床活动。
2、症状和体征:
腹部及阴道伤口愈合好,盆腔检查无异常。
3、辅助检查结果:
血象正常,血色素80g/L以上。
七、异位妊娠
┄手术治疗
【临床入院判定标准】
1、主要病史及主要临床症状:
(1)停经,多有6-8周停经史,有20-30%无明显停经史。(2)腹痛:一侧下腹隐痛或酸胀感,破裂时,一侧下腹撕裂疼痛,伴恶心、呕吐、肛门坠胀感,肩胛部放射性疼痛。(3)阴道流血,不规则,量少,色暗红或深褐色。(4)晕厥与休克。(5)腹部包块(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所形成血肿)。
2、体检检查与主要阳性体征:
(1)一般情况:出血多时贫血貌,脉快而细,血压下降,休克,体温一般正常。(2)下腹压痛及反跳痛,以患侧为著,叫诊有移浊音,触诊下腹包块。(3)盆腔检查;阴道有少量血液,子宫稍大而软;输卵管增粗压痛,后穹窿饱满、触痛、宫颈举痛摇摆痛。
3、必备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
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固血液,尿妊娠试验可呈阳性,但大部分为阴性,B 超检查输卵管妊娠未破裂的可显示包块中活动的胎体或胎心反射。血常规检验,内出血多时有贫血的阳性结果。
【临床出院判定标准】
1、一般情况:
大小便正常,饮食正常,体温正常,可下床活动。
2、症状和体征:
休克已纠正,患侧输卵管已切除或出血部位已修补,腹部切口愈合好。
3、辅助检查结果:
感染已控制,贫血已基本纠正。
八、急、慢性阑尾炎
┄手术治疗
【临床入院判定标准】
包括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
1、主要病史及必要的门诊治疗经过:
(1)第1次急性发作的阑尾炎称急性阑尾炎,阑尾由于慢性病理变化而引起的一些症状和体征称慢性阑尾炎。
(2)门诊经过查体,辅助检查确诊为急、慢性阑尾炎,经合理的药物保守治疗无效。
2、主要临床症状:
(1)有转移性右下腹痛或右下腹部固定性疼痛。
(2)胃肠道症状,有纳差、恶心、呕吐或腹泻、便秘。
(3)发烧(小儿急性阑尾炎),腹痛。
3、体检检查与主要阳性体征:
(1)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
(2)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阳性,直肠指检阳性。或其中一项阳性。
4、必备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
(1)血常规:白细胞或分类中性粒细胞不同程度增高。
(2)B超检查:排除右侧输尿管结石、胆囊炎。
【临床出院判定标准】
1、一般情况:
(1)体温正常;
(2)患者能下床活动;
(3)食纳,二便正常。
2、症状和体征:
(1)手术切口拆线,I期愈合;
(2)引流拨管,引流口愈合;
(3)切口局部无红肿、硬结、压痛。
3、辅助检查结果:
血常规化验检查正常。
九、胆囊炎 十、 胆结石
┄手术治疗
【临床入院判定标准】
包括慢性胆囊炎和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肝内外胆道结石。
1、主要病史及必要的门诊治疗经过:
(1)有急性胆囊炎病史。
(2)有腹痛、寒颤、发热及黄疸病史。
(3)上腹部不适,厌油腻饮食,消化不良症状。
2、主要临床症状:
(1)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腹痛;
(2)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
(3)恶心、呕吐、吐后痛不减;
(4)黄疸、寒颤、发热。
3、体检检查与主要阳性体征:
(1)右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莫非氏征阳性(Murpby)。
(2)右上腹部可触及边界清楚,随呼吸上、下移动的包块(胆囊积液)
(3)全身皮肤粘膜黄染。
4、必备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分类增高;
(2)B超检查:胆囊增大,壁厚或萎缩,胆囊腔内结石。肝内、肝外胆道结石。
(3)口服、静脉胆囊造影:胆囊不显影或发现胆囊腔内结石,肝内、肝外胆道结石。
(4)肝功检查:总疸增高,胆红素增高,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升高。
【临床出院判定标准】
1、一般情况:
(1)生命体征正常;
(2)能下床活动;
(3)食欲、二便正常;
2、症状和体症:
(1)手术切除胆囊或胆总管探查取石T形管引流,胆肠吻合术后;
(2)腹部切口拆线,I期愈合;
(3)T形管拨除或带管出院。
3、辅助检查结果:
(1)血常规、体温、肝功恢复正常;
(2)B超、肝外胆管内无结石。
十一、胃穿孔
…………手术治疗
【临床入院判定标准】
1、主要病史及必要的门诊治疗经过:
(1)多年溃疡病史;
(2)胃痛与饮食有关,呈饥饿痛;
(3)经内科治疗好转,反复发作。
2、主要临床症状:
(1)腹痛:突然发生,剧烈呈刀割样,从上腹开始,很快扩散到全腹;(2)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3)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发烧。
3、主要阳性体征与检查:
(1)腹式呼吸消失;
(2)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上腹部明显;
(3)可叩出移动性浊音;
(4)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4、必备的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分类增高;
(2)腹部透视:膈下游离气体;
(3)B超:腹腔积液;
(4)腹穿:可抽出脓性液体。
【临床出院判定标准】
1、一般情况:
(1)生命体征正常;
(2)能下床活动;
(3)饮食、二便正常。
2、症状和体征:
(1)手术切口拆线,期愈合;
(2)引流拔管,引流口愈合;
(3)伤口局部无红肿、硬结、无压痛。
3、辅助检查结果:血常规化验检查正常。
十二、腹股沟疝
┄手术治疗
【临床入院判定标准】
1、主要病史及必要的门诊治疗经过:
(1)包括直疝和斜疝;
(2)病史中是初发还是复发性疝;
(3)年龄在2岁以上。
2、主要临床症状:
(1)腹股沟肿块是否掉入阴囊(直疝不掉入);
(2)肿块平卧时是否可自行还纳,掉下后不能还纳称之为嵌顿疝。
(3)肿块是否伴有疼痛、腹胀。
3、体检检查与主要阳性体征:
(1)皮下环增大或直疝三角区薄弱;
(2)斜疝包块可进入阴囊,直疝包块不进入阴囊。
(3)斜疝包块呈梨形,上部呈蒂柄状,直疝包块呈半球形,基底宽。
(4)肿块透光试验阴性。
4、必备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
(1)血常规检查:正常;
(2)B超检查:报告混合性包块;
(3)X线胸腹联透:报告正常。
【临床出院判定标准】
1、一般情况:
(1)能下床活动。
(2)食纳、二便正常。
2、症状和体征:
(1)切口拆线,I/甲愈合;
(2)阴囊无红肿、硬结。
3、辅助检查结果:血常规检查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