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 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 > 新闻 > 行政区划 >

米脂:一面红旗十朵花引来百花春满园

时间:2016-08-09 10:02来源:未知点击:
 青翠欲滴的红枣,郁郁葱葱的红葱,硕果累累的葡萄,满圈洁白的山羊……9月初,笔者穿行在米脂县山峁乡野,从一条条通镇到村的水泥路、一个个“一村一品”的新村、一孔孔窑洞整洁的农家新居、一张张开心的笑脸上,真切地目睹了该县实施 “一面红旗十朵花”的新农村建设战略所带来春色满园。

    该县印斗镇党委书记常彦林对记者说,印斗镇作为一个山区镇,自然条件差、人多地少、经济实力较弱,要开展新农村建设富民可谓困难重重。但是县委、政府实施的新农村建设“一面红旗十朵花”带动战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产业,用科技作先导,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和调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为了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米脂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出台了《关于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全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建设原则,明确了“人均一亩优质农田,一亩经济林,一亩草,户均一圈羊,输出一个劳动力”的“五个一”发展思路,要求各地以“一面红旗十朵花”为榜样,依托现有农村资源,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走“一村一品”发展之路,打造特色产业的新农村建设富民之路。

    “一面红旗”,即高西沟。该村用半个世纪生态治理成果,开创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业旅游第一村。“十朵花”,即创新打造“红枣村”的孟岔村,全村2140多亩山坡地,流转到了8户农民手中,全部栽上了枣树,形成规模经营,成功地解决了土地流转难题。目前,已经有400多亩红枣进入盛果期,亩产值在5000元左右;家庭桃园“摇钱树”的马家铺村,全村2700亩耕地桃园面积占了1350亩,去年人均卖桃收入2520元,占到人均纯收入的72%;果树开辟“致富路”的柳家洼村,全村人均2亩果树,人均果品收入占纯收入的66%;山沟葡萄成品牌的巩家沟村,该村把“红地球”葡萄做成品牌产业,全村栽植葡萄124亩,平均亩产值1.2万元,2008年人均纯收入8600元;户均一人搞劳务的陈家沟村,全村年输出劳务196人,占总劳动力的三分之二,年创经济收入2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3000元,占到人均纯收入的79%;还有生活富裕靠养猪的牛沟村;旱作农业大致富的对岔村;葱产业架起致富桥的刘渠村;“铁杆庄稼”绒山羊的惠家沟村;粉条加工美名扬的李村圪土劳村。

    县上要求,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摸清“人情”,即全村有多少劳动力?出去多少,还有多少能出去?留下的人中,谁是以种植业为主的,种什么、种多少?谁是搞养殖的,养什么、怎么养?等等。其次要吃清“村情”,即全村有多少山、多少沟?哪些山栽树、哪条沟打坝、哪面坡种草、哪块地需要通路?在此基础上,由专业规划人员做出适合不同家户发展的详细规划,提交村民讨论通过后,形成各村的规划,群众亲切地称之为“把准脉,开良方”。

    在新农村建设中,各乡村各显神通,调整产业结构,巧变经营方式,农民经济收益大幅提高,“一村一品”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效益快速增长,涌现出了杨家沟镇、沙店镇马家渠、十里铺乡周家沟、龙镇镇胡家塌、李家站乡薛家坪、郭兴庄乡勃牛湾等发展各具特色的先进村。目前,全县共有16个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98个县、乡级试点示范村。

    为了加快全县的新农村建设,县上还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沼气建设、村级阵地建设及其他公益事业服务场所建设。近年来,县上硬化乡村道路589.9公里,目前,油路、水泥路进村104个,砂石路面进村147个,公路通村率达61%。全县建成使用沼气池9000口,四分之一的村受益。投资800多万元完成了111个村的村级阵地建设、改造任务。加快村级卫生室、农技站等公益服务场所建设。

    通过实施“一面红旗十朵花”带动战略,全县畜牧、杂粮、林果等产业有了大力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得到显著提高。去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8.02万吨,推广地膜覆盖6.05万亩,粮食千亩谷子示范田平均亩产达到247.1公斤,创全省最高纪录;全县小杂粮种植面积达10万亩,“米脂小米”获得国家首批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全县羊子饲养量达32.3万只,生猪饲养量8.1万头,牛存栏8800头,鸡存栏54万只,实现畜牧业产值1.75亿元;全县果园总面积达8万亩,累计完成低产果园改造1.6万亩;全县劳务输出5万人次,收入2.8亿元,创历史新高。





扫描二维码,关注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微信公众帐号,获取最新资讯和优惠活动信息~
标签:
乐聚换:珠海网闲置物品嘉年华
精彩图文
米脂实行三三制始末
大美米脂
采访高西沟村支书记——姜良
珠海网小编探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