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 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 > 新闻 > 政策文件 >

米政发〔2009〕19号 -关于印发《米脂县现代

时间:2016-08-09 09:01来源:未知点击:

米政发〔200919

米脂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米脂县现代特色农业“一园六区”、“六大产业”项目建设三年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经县政府研究决定,现将《米脂县现代特色农业“一园六区”、“六大产业”项目建设三年规划》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〇〇九年四月十五日

米脂县现代特色农业“一园六区”、“六大产业”

项目建设三年规划

2009——2011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挖潜增效、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精神,县委、县政府及时召开会议,组织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调研、走访询问、研究论证,结合我县农业生产实际,按照“稳粮、优果、兴牧、扩菜”的方针,制定了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的米脂县现代特色农业“一园六区”、“六大产业”项目建设三年规划。

一、农业生产现状

米脂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位于陕西省北部东侧,榆林市中东部、无定河中游,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全年雨量不足,气候干燥,但四季分明,日照充沛,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适宜农作物生长。

米脂县农业生产基本以马铃薯、小杂粮、果品、畜牧养殖和蔬菜为主,常年种植马铃薯18万亩、谷类16万亩、豆类8万亩、油料4万亩、蔬菜2万亩。果业发展主要以苹果、梨、桃和小杂果为主,现有苹果10万亩。

近几年,米脂县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但由于我县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基础差,产业规模小,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通过现代特色农业“一园六区”、“六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强农业生产示范作用,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二)       基本原则

1、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2、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3、坚持典型带动,达到示范效果。

4、坚持国家支持与农户自我发展相结合。

三、规划内容及投资计划

(一)       规划期限

2009-2011年。

(二)       规模与内容

1、建设“一园六区”农业生产示范项目,分别是:

1)以柳家洼、孟岔为中心的农业科技示范园

以杜家石沟镇柳家洼村、银州镇孟岔村为中心,分别建设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示范项目。三年共需投资193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56万元,农民自筹1378万元。具体建设内容和投资计划详见附表B

2)以井家畔、赵家山为中心的设施蔬菜生产区

以十里铺乡井家畔村、赵家山村为中心,沿无定河两岸,新建标准化日光温室75座,改造日光温室105座,新建塑料拱棚150亩。三年总需投资151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60万元,农民自筹1155万元。具体建设内容和投资计划详见附表C

3)以马家铺、对岔为中心的特色果品生产区

以印斗镇马家铺村、对岔为中心,新建标准化桃园1200亩,标准化葡萄园200亩,标准化沙果园200亩,标准化梨园500亩,标准化杏、李、玉皇园200亩。改造低产梨园500亩。成立一个果业专业合作社。三年总需投资116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59万元,农民自筹901万元。具体建设内容和投资计划详见附表D

4)以高西沟、刘渠为中心的生态农业示范区

以高渠乡高西沟村、刘渠村为中心,建设一批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示范项目。三年共需投资98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01万元,农民自筹687万元。具体建设内容和投资计划详见附表E

5)以谭花峁为中心的小杂粮生产示范区

以沙家店镇谭花峁村为中心,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分别建设小杂粮生产示范田2500亩、3300亩和3800亩。三年共需投资86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13万元,农民自筹652万元。具体建设内容和投资计划详见附表F

6)以李村圪崂为中心的马铃薯生产示范区

以杨家沟镇李村圪崂村为中心,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分别建设优质马铃薯生产示范田1000亩、2000亩和3000亩。三年共需投资50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89万元,农民自筹420万元。具体建设内容和投资计划详见附表G

7)以十里铺为中心的农副产品加工区

以十里铺乡为中心,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分别建设小杂粮加工、马铃薯加工、果品加工、红葱深加工、豆制品加工和肉食品加工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年共需投资40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000万元,自筹1000万元。具体建设内容和投资计划详见附表H

“一园六区”三年共需投资1097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778万元,自筹6193万元。具体建设内容和投资计划详见附表A

2、发展“六大产业”,分别是:

1)着力发展“粮食种植”产业。按照“良种引路、良法跟进、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的思路,积极推广地膜覆盖,开展测土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种粮补贴,确保粮食种植产业稳定发展。全县种植马铃薯18万亩,平均亩产要达到860公斤,建设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5000亩、马铃薯高产创建300亩。推广地膜覆盖种植面积6万亩,并重点抓好1万亩地膜玉米样板示范田、牛鼻山大坝旱坝地玉米高产示范样板田1000亩和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示范点100亩。扩大小杂粮种植面积,力争三年内达到20万亩,并重点抓好小杂粮标准化生产基地6.3万亩,小杂粮良种繁育基地2000亩,优质小杂粮标准化建设示范区1000亩,谷子良种繁育500亩,使小杂粮种植面积覆盖全县13个乡镇。力争201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5万吨,产值达到1.5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750元。

2)着力发展“畜牧养殖”产业。结合我县畜牧产业发展的区域优势,继续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政策性扶持”的思路,以“东区抓生猪、西区抓羊子、北区抓笼养鸡”为重点。按照各乡镇每年新建2个专业养殖村(养殖户要占到全村总户数的60%以上,养殖业总收入占到全村总收入的60%以上)、发展10个养殖大户(羊子存栏50只以上、生猪存栏100头以上、鸡存栏1000只以上)的要求,发展标准化养殖场(养殖小区),提倡适度规模养殖,同时做好规模养殖场备案工作。县政府将每年整合各类政策性资金700多万元,加大对养殖专业村和养殖大户的扶持力度。2011年底,全县累计发展专业养殖村104个,发展养殖大户588户,建成养殖场(养殖小区)6个;羊子饲养量、生猪存栏、鸡存栏、牛存栏分别要达到45万只、8.5万头、55万只、1.3万头,实现畜牧业产值2.43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牧业收入1215元。

3)着力发展“林果”产业。紧紧抓住我县被省上列入苹果北扩县,五年建设6万亩的大好发展机遇,三年完成新栽苹果4万亩,完成低产果园改造6000亩,推广果实套袋1000亩,建立良种苗扩繁基地80亩,建立山地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3个。力争2011年底,全县苹果栽植面积达到14万亩。大力发展红枣、酥梨、葡萄、小杂果等优势林业产业。三年新增红枣栽植面积5000亩,改良山杏1000多亩。以柳家洼日光温室99-2鲜食桃品种种植基地和孟岔山地红枣集雨微灌示范基地为“示范窗口”,大力培育反季节、巧灌溉、无公害水果种植示范区。大力推行“大改型、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推广“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态果园建设模式,加快绿色果品基地认证,提高我县林果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力争到2011年底,果业总收入达到1.25亿元,可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25元。

4)着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以全省建设百万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为契机,逐步扩大无公害蔬菜和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三年发展蔬菜种植面积2.1万亩,并重点抓好500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其中建设日光温室200亩,塑料拱棚300亩),努力培育一条以无定河川道地区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发展区域的蔬菜建设长廊。同时在每个乡镇建成1个大棚蔬菜种植示范村(大棚蔬菜种植户必须达到全村户数的60%以上),通过典型示范,最终达到蔬菜产业的滚动发展。力争到2011年底,蔬菜产值达到5400万元,依靠蔬菜种植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270元。

5)着力发展“劳务输出”产业。围绕打造“米脂婆姨”劳务品牌,通过实施人劳局的“人人技能工程”、扶贫办的“雨露工程”和农业局的“阳光工程”,加大对农村外出务工农民的培训力度,实现劳务输出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三年计划输出劳动力8万人以上,其中有组织输出1万人。2011年底,实现劳务收入5.3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632元。

6)着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农副产品加工是能极大增加农业附加值的中间环节,也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拉动农业产业升级的有效举措。要通过“扶强、做大、引外”的形式,培育上规模、上档次、产业带动面广、辐射能力强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三年内建成农副产品加工小区2个,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8个。对小杂粮、洋芋、果品、红葱和畜产品等优势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和销售,解决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到2011年底,实现农副产品加工产值1.5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750元。

四、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通过现代特色农业“一园六区”和“六大产业”项目的实施,预计可实现农民人均收入6242元,加上各项惠农补贴可转移性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333元(退耕还林21.55万亩,年兑现补助资金3448万元;种粮面积46万亩,年兑现补助资金1471万元;农村“低保”年发放保障金1411万元)。预计2011年,我县完全有信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的目标。

(二)社会效益

通过现代特色农业“一园六区” 和“六大产业” 的发展带动,可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速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效益

有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改善生态环境,将我县打造成生态宜居名县。

五、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上成立了现代特色农业“一园六区”、“六大产业”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担任,副组长由主管农业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各涉农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项目责任奖惩制度,把推进现代特色农业“一园六区”、“六大产业”项目建设进度纳入农业农村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

二是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培植典型,抓点带面,是抓农业农村工作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有效方法。各乡镇、各部门在今后三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中,继续推行这种工作方法,抓一个产业、一个项目,局领导、乡镇一把手都要抓典型、树样板。而且要培植高水平、高规格的典型样板。同时,对县上在全县实施的现代特色农业“一园六区”和“六大产业”,在组织领导、保障措施、资金落实方面,要按照“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人马、一套措施、一条线管理到底”的思路,安排部署。

三是优化环境,大力扶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支农资金进行统筹整合,重点支持龙头企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等。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县农业银行和县农村信用联社,都将提高农业产业化及龙头企业的信贷比重,通过小额信贷、短期信贷、贴息信贷等一系列灵活多样的信贷组合,为支持“一园六区”和“六大产业”项目建设提供金融服务。

四是强化措施,硬化管理。凡是列入现代特色农业“一园六区”、“六大产业”项目建设的农业项目,要完善预算审查和招投标程序,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合同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资金报账制”五制管理,该招标的招标,该议标的议标,确保任务如期完成。

:

A :米脂县“一园六区”投资计划表

B :农业科技示范园2009-2011年建设规划

C :设施蔬菜生产区2009-2011年建设规划

D :特色果品生产区2009-2011年建设规划

E :生态农业示范区2009-2011年建设规划

F :小杂粮生产示范区2009-2011年建设规划

G :马铃薯生产示范区2009-2011年建设规划

H :农副产品加工区2009-2011年建设规划

 

 

主题词:农业   项目规划   通知

  送:县委、人大、政协办公室,纪检委,法院,检察院。

米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9415日 印发

共印90





扫描二维码,关注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微信公众帐号,获取最新资讯和优惠活动信息~
标签:
乐聚换:珠海网闲置物品嘉年华
精彩图文
米脂实行三三制始末
大美米脂
采访高西沟村支书记——姜良
珠海网小编探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