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大事 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 > 民俗 > 古今大事 >

(中华民国)大事记

时间:2016-08-08 22:07来源:未知点击:


中华民国

 

元年(1912)

  1月1日 中华民国成立。

  5月 原县衙改为县公署,知县改称知事。儒学训导、县衙典史、城守营把总等职撤销。

2年(1913)

  陕西省下属行政建置改为道、县两级,本县隶属榆林道。

4年(1915)

  县城流金河上建石拱桥连通两岸(后名翔凤桥)。

  本县城乡庙产充公拍卖,用其庙址、经费办学。

5年(1916)

  官军窜匪多次在本县四乡骚扰,或来县城强行索银索枪,李蕴华等率民团严守城防。

6年(1917)

  县署设骡柜,向过境驮畜及养畜户征费,以备支应过往兵差事务(1924年废,并入里民局)。

7年(1918)

  知事华钟毓到西川禁烟,用没收款办学。

8年(1919)

  秋县女子学校创设。

9年(1920)

  12月1 6日(农历十一月初七) 地震。城关魁星楼、玉皇阁等建筑和笔尖山震损。

10年(1921)

  邮政代办所改为中华邮政米脂三等邮局。

12年(1923)

  秋设陕西通志馆米脂采访局,,为编纂省通志收集、提供有关资料(1925年撤)。

  县长王登甲主持集资,用石料铺砌街道。

15年(1926)

  绥德师范米脂籍学生,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李馥花、常应黎(常黎夫)、马瑞昌,榆中郭洪涛等回米脂宣传马列主义,在县城、桃花峁、扬家沟秘密发展党团员。

16年(1927)

  中国共产党米脂支部、桃花峁支部和杨家沟支部秘密建立。

  4月13日(农历三月十二日) 本县第一所中学——米脂县立初级中学创立,校址设在盘龙山。下半年改称三民第二中学校。

  夏末 中共绥德地委派绥德第四师范米脂籍学生、共产党员刘振方(刘澜涛)、常应黎(常黎夫)、李馥花等转三民二中读书,开展党的工作。不久建立校党、团支部,刘春园(教师)任党支部书记,李馥花任团支部书记。

  水利专家李仪祉来米脂勘察无定河水利。

  秋 中共陕西省委派赵通儒等来米脂,将三民二中党、团支部扩建为米脂党、团区

委。

  12月 中共陕西省委派杜衡来县,将米脂区委扩建为米脂县委(下辖15个支部),机关设在三民二中。

17年(1928)

  5月 中共米脂县委组织反帝群众大会,学生、居民结队游行,打“发盛炉”,斗争了阻挠群众运动的基督教传教士邢怀仁。

  夏在米脂东街小学召开大会,成立米脂农民协会(次年遭井岳秀镇压)。

  9月28日(八月十五)因叛徒告密,使当年夏季迁入三民二中的中共陕北特委机关遭受破坏,杜衡等4人被捕,即“中秋节事件”。

  县公署改名县政府,知事改称县长。

  县长柴振清欺压民众,三民二中学生张贴标语反柴,形成社会舆论,柴拖病辞职。

  发生特大旱灾,夏秋无收。

18年(1929)

 2月 饥民遍及全县,西区500余名妇女、儿童被贩卖。无定河西群众聚集县城,要求开仓放粮。县长张仲蔚虚与委蛇(yi)。后办粥厂数月。

  7月 井岳秀强行封闭三民二中。

19年(1930)

  县设置财政、教育、建设、警察局。

20年(1931)

  中共米脂县委改为区委。

  国民党米脂县党务指导员办事处成立。

  陕北地方实业银行米脂分行成立(1938年11月关闭),行址设东街。

  6月 省民政厅视察员袁德新来陕北12县视察,到米脂调查数日。后著《陕北社会状况一瞥》,暴露官场黑暗。

22年(1933)

  7月30日 因叛徒告密,中共陕北特委负责人毕维周、王兆卿,米脂党团区委负责人崔明道、王守义及高录孝、高庆恩6人被国民党驻军逮捕,8月3日在米脂城南10里的官家湾村无定河畔就义。

23年(1934)

  春 中共陕北特委派郭洪涛、马明方返回米脂,恢复、发展米脂东部地区党、团组织。

  7月 中共米东区委、米东特务队建立。

  10月 马明方在黑圪塔村(今属姬家岔乡)主持建立中共米东县委(直属陕北特委)。同时组建工农红军15支队,开辟米东苏区。

  11月 原米脂警察局改为保卫总团(26年夏改为米脂保安大队)。国民党省政府指令建立保甲制度。境内大筑寨堡,农民祓逼上寨居住。县长严建章主持清查户口,至25年(1936),全县划分为29个联保,191个保,2281个甲。

  米脂文献委员会成立,投入《米脂县志》编修。

24年(1935)

  2月2日 中共米东县委在小寺则寨子上召集会议。吉镇国民党驻军包围寨子,参加会议的米东负责人1名牺牲,2名被俘,2名脱险,米东县委遭破坏(5月,活动停止)。

  2月 中共西北工委派拓嘉贞带红10支队进入米脂西部开展武装斗争。

  6月 共产党员李生甫到米西开展建党工作。

  8月中旬 红军特务队改编扩建为红军23支队,开辟米西苏区。 红军支队在米西粉碎联保主任阎开旺的叛乱。

  9月24日 米西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10月 中国工农红军陕西游击师(又称米西游击独立师)成立,原1总队、3总队、21支队、23支队并入。

  10月 国民党军队在米西地区搜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靴帽圪塔一次就枪杀高维钧等10人。

  红军游击队于12日围歼元庄颗红枪会,击毙其头目,缴枪40余支。

  11月 中共米西县委在牛肋脖湾成立,机关流动。下旬,米西苏维埃政府成立。

  本年 国民党组建米脂铲共后援会(又名肃反委员会)和铲共义勇军,加紧反共活动。成立感化所,强迫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自首、受训。

25年(1936)

  2胃 米西游击师奉命前往晋西东征,中共陕北省委米榆横军分区在米西成立。

  6月 国民党军队对米西苏区发动全面军事围剿。中共米西县委停止活动。

  10月 绥榆公路米脂段竣工,米脂第一次出现汽车。

  本年取消里民局,组建差务处(后改差务局)。

  县国民党党务办事处指使军警将常明清等6名革命人士捕送镇川枪杀。

  一贯道传入本县,在县城、民丰区发展道徒。

 


第一卷大事记

 

26年(1937)

  10月 八路军后方留守处385旅警八团(原718团)一个营进驻米脂。

  12月 米脂划属陕甘宁边区。

27年(1938)

  中共绥德警备区特委派王学善(罗文)到米脂,以民运股名义(未公开的中共米脂县委)开展工作。秋冬,成立县抗敌后援会,下设青年救国会、工会、妇女联合会。国民党县政府和党务处依然存在。

   秋 南关新城城垣竣工。

  织女渠修成通水,灌溉田地5000余亩。

  米脂电报局在县城北街设立(1940年防日寇空袭迁至凉水沟)。

  县农技推广所成立,引进部分小麦、棉花良种。

28年(1939)

  国民党米脂县党务指导员办事处更名为国民党米脂县党部。

  7月 陕西省立米脂中学开办,校址仍在盘龙山。

  秋艾秉卿试办纸厂。31年(1942)年正式称民生造纸厂,艾任经理。

  三青团米脂区团部建立,团部设米中。

  年末八路军717团进驻米脂。

  冬西北抗敌书店米脂支店成立(1943年改为米脂书店,1953年改为新华书店)。

29年(1940)

  米脂抗敌后援会改为抗日救国会,国民党县政府的影响渐渐削弱。

  7月 省立米中校长营尔斌带部分师生迁镇川,留校师生建公立米中。9月,镇川米中宣布开学。

  刘家峁设粮仓,隶属绥德分区。

  部分村庄开展臧租减息工作。

30年(1941)

  1月 公立米中改称陕甘宁边区米脂中学。马济川任校长。

  7月 中共米脂县委(原民运股)公开工作。

  7月27日 米脂、绥德学生代表团135人出发赴延安参观(步行7日到延)。8月14日高文、贺中等10人受毛泽东主席接见。8月24日,赴延代表团返回,广泛宣传延安见闻。

  9月5日 米脂县选举委员会成立,主任杜国光,委员7人。

  10月1 7日 县首届参议会在县城召开,会期2天。李鼎铭当选议长,贺秉章(共产党员)为副议长,议员9人。

31年(1942)

  1月 1 941年11月当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的民主人士李鼎铭回县宣讲“三三制”建政主张。

  延安鲁艺“河防将士慰问团”到米脂为驻军和群众演出新剧。

  万合毛织厂创立,姬伯雄任厂长。

  春美国记者来米脂考察,参观米中、万合毛织厂、民生造纸厂,称赞边区新气象。

  7月7日 米脂县政务委员会成立。主任马继棠,副主任魏伯,委员8人。与国民党县政府并存,行使相应权力。

  9月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张闻天率延安农村调查团(10人)到米脂。分组在杨家沟、刘家峁、高庙山、城关进行1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写出《米脂杨家沟调查》。11月2日离米。

  9月 本县西部六、七区苗家坪、驼耳巷、西庄,三川口等415村划归西川办事处(子洲县前身)。

  夏亢旱;秋淫雨,无定河发生特大洪水。

32年(1943)

  3月 作家柳青到民丰区吕家蛤乡任文书,深入生活。5月8日,《解放日报》发表他的长篇报告文学《一个女英雄》,介绍燕家圪台劳动模范郭凤英的事迹(柳青在米脂3年,后写出长篇小说《种谷记》)。

  4月9日 县城举行劳动模范授奖大会,刘成信、郭凤英(女)、常锦华(女)等7人获奖。

  5月 陕甘宁边区银行米脂支行成立,行址设西街。

  7月 米中等学校开展整风。9月结束。

  8月20日 县城召开反特务斗争大会,3900人参加,为期7天。

  11月24日 县自卫大队部成立,即日在县城举行各乡自卫军检阅、武装演习,万人参观队列、布雷、投弹表演。民丰区五乡自卫军获模范称号。

  11月27日 县城召开7000余人反奸大会,为期7天。群众连日控诉国民党县长高仲谦罪行。后高潜逃武家坡,国民党县政府随迁武家坡。

33年(1944)

  1月1日 陕甘宁边区政府批准,米脂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马继棠任县长,贺秉章任副县长。县务委员会停止工作。本县划为银城市、何岔、桃镇、印斗、民丰、民权、龙镇、卧羊9区(市),下辖59乡487村。属于本县的李继先、武家坡、复兴乡等由米脂国民党县政府控制。

  1月13日 县城召开劳动英雄大会,126人出席,会期4天。

  1月27且 新年期间,延安鲁艺工作团来县宣传,演出《兄妹开荒》、《拥军花鼓》、《二流子变英雄》、《血泪仇》等节目;米中学生演出《双喜临门》、《王老汉与八路军》等。

  2月 县委宣传部创办《米脂报》,油印下发基层。

  春 四区五乡罗家坪(令属印斗乡)办起全县第一个季节性变工队,受中共绥德地委、专署表彰。

  3月 为改变延安地区人少地荒状况,发展生产,县政府根据边区政府指示动员移民——“走南路”,城关干部、居民敲锣打鼓欢送南迁农民。移民中有1057个劳力。

  4月 一美国驾驶员所驾援华小型飞机失事,降于高二沟无定河川地上。不久护送他安抵延安。

  下旬,县城首次召开变工队长会,制订和通过变工队公约,各乡掀起变工互助高潮。

  6月11日 县第二届参议会在县城召开。选举高愉庭为议长,朱侠夫为副议长,议员9人。大会强烈要求国民政府积极抗战,实行民主。

  6月16日 县城召开妇女纺织代表会。220人参加,奖励13个纺织组、12个纺织能手。

  7月15日 县政府举行为期7天的群众大会,征求群众对政府、军队及工作人员的批评意见。

  9月 县委召开区干部联席会议,讨论群众意见;有错误的干部作自我反省。

  11月16日 高家沟小学荣获陕甘宁边区文教代表大会颁发的特等奖;杨家沟民校

获集体奖。

34年(1945)

  春夏 部分村镇流行脑炎、脊髓炎、肠炎、流感等传染病。县政府组织防疫、治疗。

  3月6日 《解放日报》登载柳青的报道《米脂民丰区三乡领导变工队的经验》。

  8月下旬 抗日战争胜利后,县委着手调整、兖实县内党政机构和基层组织。

  11月 陕甘宁边区政府选举工作团到米脂。

35年(1946)

  2月13日 县卫生委员会成立,开展城乡卫生活动。

  5月25日 盲艺人韩起祥来米脂表演《刘巧儿团圆》、《张玉兰参加选举会》等新书,群众耳目一新。

  9月 原属榆林县的班家沟、雷家峁、东山、党家沟、镇子湾、五里沟、沙畔、李家圪堆、张家湾、张兴庄、马湖峪、玉皇阁、马塌沟、丁家沟14村划归本县。

  10月12日 西北野战军某部和本县民兵迫使驻万佛洞国民党22军某连缴械投降。

  10月15日 武家坡被西北野战军解放,国民党米脂县政府消亡。

  12月3日 县城举行自卫战争动员大会,表彰奖励6名民兵模范。

  冬土改工作开始,民主政府发行土地公债,征购地主土地并动员地主“献地”,分给

无地少地农民。

36年(1947)

  2月5日 县城南关举行元宵集会,集中销毁地主重要契约700余张。

  3月 经中共中央权衡利弊,停止土改工作。

  4月 因胡宗南军队大举进犯陕北。本县投入自卫备战、坚壁清野和疏散工作。

  8月 本县动员民工1.7万人,担架562付支援榆林战斗、沙家店战役。

  县委、县政府机关疏散在县东区坚持活动。

  8月14日 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途经本县井家坪、陈

岔。

  8月20日 著名的沙家店战役打响。西北野战军在沙家店一带歼灭国民党36师

123旅、156旅6000余人,扭转了西北战局。

  8月22日 国民党48旅143团侵占县城,9月6日逃离,共1 6天。此期间大肆烧杀抢掠;进行反共策反活动,建立国民党县政府、镇公所、军警联合督察处等。

  8月29日 西北野战军6、8团部分连队在李谢硷阻击国民党溃军。

  9月7日 中共米脂县委、县政府机关领导和工作人员陆续圆城,恢复正常办公。

  11月12日 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杨家沟村(驻

4个月)。

  12月4日 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进驻本县,进行整编冬训。

  12月25日 中共中央在杨家沟召开会议(后称十二月会议),由毛泽东和周恩来主持,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及陕甘宁边区、晋绥边区主要负责人30余人出席。

  当日至次年3月25日,本县根据中共中央颁布的《土地法大纲》再次开展土改,没收地主土地,征收富农多余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12月 米脂至绥德电话线架通。

37年(1948)

  1月20日 彭德怀在杨家沟召开西北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毛泽东、周恩来出席。

  1月29日 西北野战军司令部在本县吕家沟驻地召开旅以上干部会议,讨论南下

作战。

  3月21日 斌丞图书馆在县城东街建立开放,以纪念上年10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爱国民主人士杜斌丞。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题写馆名。

  春 由于1947年夏旱秋霜冻,加上国民党军队破坏,3万多人缺粮。县委、县政府组织万人从山西和安塞等地背回粮食1534石(276. 12吨)救济灾民。

  春根据救灾需要,本县组织向延安移民5227人。

  秋边区建设厅派测量组到米脂勘察织女渠损坏情况,制订复修计划。次年2月升

工,1 950年5月通水。

  六区孙亢渠农民自发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冬 边区政府在绥德召开李鼎铭追悼会,桃镇30多人出席。边区政府将桃镇小学改为鼎铭小学,林伯渠题校名。

38年(1949)

  1月 县内推销胜利公债600万元。

  3月 杜家石沟村率先成立3个变工队。到年底,全县有长年变工队262个。

  4月4日 中共米脂县第一次代表会在县城举行。

  5月 人民币在本县发行使用。

  9月 米脂县人民法院成立,县长高鹏贵兼院长。

 





扫描二维码,关注米脂婆姨网—米脂婆姨网络公司微信公众帐号,获取最新资讯和优惠活动信息~
标签:
乐聚换:珠海网闲置物品嘉年华
精彩图文
米脂实行三三制始末
大美米脂
采访高西沟村支书记——姜良
珠海网小编探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