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米脂县银州镇高崖窑移民新村里处处张灯结彩,红对联红灯笼将这里装点成喜庆祥和的天地。走进新村,四排二层的小楼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生活在这里的30户农户燃烟花放爆竹,已经融入了城市生活。
75岁的村民张福旺,2011年忍痛舍去自己辛苦挣下的6孔窑洞和刚刚建起的4间平房,全家10口人又凑了18万元,搬进离县城更近的移民新村,分到2层4套每套100多平方米的移民新居,都是三室两厅一厨一卫,屋子里大床衣柜、家用电器、沙发茶机、锅碗瓢盆一应俱全,还有车库。
老张最高兴的是,没了后顾之忧的两个儿子外出打拼,收入一年比一年好,去年都买了小汽车。除夕前,外地工作的儿孙回家团圆,全家人过了个喜庆祥和的马年春节。
过去的高崖窑村民分散居住在离县城5公里的高山上,村里没有学校,小孩上学要走半小时山路到最近的班家沟村小学上学。看感冒发烧的小病也要走半小时山路到班家沟村卫生室。现在好了,移民小区小孩子去学校几分钟就走到了,出来进去都是水泥路。乘6路公交车,10分钟不到就能到县城中心。
2009年县扶贫办依据国家移民搬迁政策,将该村居住条件差的30户162人搬迁到靠近县城的班家沟村。政府投资配套建设了上下水管网、道路、天然气管线等基础设施,还给每人补助3800元,每户再补助1000元。所有村民都住上了和城里一样有卫生间、通天然气、用抽水马桶的单元房。
高崖窑移民新村刚刚开工,张福旺就主动要求去照看工地,等着早日住进新房,遗憾的是老伴没赶上住新房就离世了。他说:“人一辈子还能没点遗憾?只要孩子们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强。”
“住进新房的村民再也不用每天烟熏火燎地生火做饭、取暖,再不用担心会发生冬季煤烟中毒。”村支书吕德虎说。虽然因建房村民大都借了钱,但大家很开心,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多数在县城谋生,收入比原来种地强很多,更重要的是能方便享受到县城的公共服务,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张福旺说:“还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让我们村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新生活。”全家14亩耕地都免费给村里愿意种地的农户耕种。少数仍以种地为生的农户,农忙时住在老房子,农闲时回到新村居住,户均年收入都能达到4万元左右。还有村民不放心城里卖的菜,在老家种蔬菜自己吃。
2008年实施移民搬迁至今,米脂县已安置591户2556人,还有涉及959户3777人的安置工程正在实施,预计今年内可全部入住。